在做關鍵字研究的時候,你可能經常會聽到「要了解潛在客戶的搜尋意圖」之類的話。
那麽搜尋意圖究竟是什麽呢?爲什麽要了解使用者的搜尋意圖才能做好網站的 SEO 工作?
下面繼續閲讀本文,你會找到答案!
搜尋意圖是什麽?
搜尋意圖(Search Intent)也稱為「使用者意圖」,是使用者在搜尋引擎中進行搜尋動作的原因。
潛在客戶會將搜尋意圖轉換為關鍵字,然後將其輸入搜尋引擎中去尋找問題的答案、進入特定的網站、購買產品或探索某個主題等。

了解潛在客戶的搜尋意圖對於 SEO 優化很重要,因爲搜尋引擎的首要目標是為使用者提供相關結果,了解搜尋意圖後你能制定更有效的內容策略並更好地進行站内優化,這樣會讓你更容易在搜尋結果中獲得排名。
搜尋意圖的4種類型
根據潛在客戶搜尋目標的不同,搜尋意圖主要可以分爲四種類型,分別是:資訊、調查、導航以及交易。

資訊搜尋意圖(Informational Search Intent)
資訊搜尋意圖指使用者想要詳細了解某事物並獲得有關的知識,這些搜尋通常以問題的形式表達,如「誰」、「什麼」、「地點」、「為什麼」和「如何」等。
以下是一些具有資訊意圖的關鍵字範例:
- 賈玲電影
- 什麽是搜尋引擎優化
- 如何使用 ChatGPT
- 爲什麽突然會腦出血
儘管資訊類的搜尋意圖可能只能爲你帶來流量,轉換率卻比較低,潛在客戶找到自己想要的資訊就關閉你的網頁了,流量很難轉換為訂單。
那不能轉爲銷售額的流量是不是就沒用?當然不是!
潛在客戶因爲資訊搜尋意圖而進入了你的網站,你就有機會曝光你的服務和品牌,至於你能不能留住客戶那就要看你進一步的優化了。
另外,有點擊的網站也會給到搜尋引擎一個正反饋,之後讓你的網站更容易排名。
調查搜尋意圖(Commercial Search Intent)
Commercial Search Intent直接翻譯過來應該叫商業搜尋意圖,但我認爲調查搜尋意圖更能表達其意義。
調查搜尋意圖可以算是正式交易前的搜尋動作,潛在客戶在打算購買產品或服務之前,需要進一步調查和研究產品和服務,增加做決定的說服力來打消顧慮。
以下是一些具有調查意圖的關鍵字範例:
- Apple Watch比較
- iPhone 15 開箱評測
- 最好用的粉底
- 洗碗機推薦
調查搜尋意圖相關關鍵字有著很高的轉換率,好好優化你的内容,肯定能獲得不錯的業績!
交易搜尋意圖(Transactional Search Intent)
潛在客戶如果有交易意願,那麽他們會就交易相關的關鍵字進行搜尋。
作爲企業主,要注意所謂的「交易」不單單指購買產品或服務,同時包括下載軟體、註冊電子報或取得報價等方式
以下是一些具有交易意圖的關鍵字範例:
- 裝修報價
- 機票優惠
- iPhone 15缐上購買
導航搜尋意圖(Navigational Search Intent)
顧名思義,導航搜尋意圖是使用者想要登入特定網頁,與其他意圖類型不同,有導航搜尋意圖的使用者已經清楚自己想要進入什麼網站。
導航關鍵字通常是品牌相關的,下面是一些具有導航意圖的關鍵字範例:
- Gmail 登入
- LINE 聯絡
- 麥當勞
用搜尋意圖分解顧客旅程
認識了搜尋意圖的四種類型之後,你應該隱約意識到潛在客戶不同的搜尋意圖形成了一個「漏斗」的過程。

和行銷漏斗的概念類似,使用者用不同的關鍵字搜尋事物代表了他們處於顧客旅程的不同階段。
- 認識:使用者搜尋資訊類關鍵字,例如:什麽是SEO
- 考慮:使用者搜尋調查類關鍵字,例如:好用的 SEO 工具推薦
- 轉換:使用者搜尋交易或導航類關鍵字,例如:Ahrefs 計劃、SEMrush登入
弄清楚了不同的搜尋意圖和顧客旅程的關係後,你就知道將關鍵字分析和 SEO 内容優化的重點放在哪裏了。
如果使用者正在搜尋資訊或問題的答案,説明受衆仍然處於漏斗頂部的意識階段,那麽這個時候就不要期待有多高的轉換率了。
而當你的受眾進入考慮階段時,説明潛在客戶正在評估產品或服務,努力提升内容的品質,提供有價值的見解,留住潛在客戶。
至於轉換階段,潛在客戶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甚至可能正在搜尋你品牌或產品。
搜尋意圖最佳實踐
了解潛在客戶的搜尋意圖能如何優化内容和改進 SEO 工作?下面看看根據搜尋意圖優化網站工作的具體方式。
1. 選擇關鍵字
了解使用者的搜尋意圖是做SEO關鍵字分析的重點。
當你需要優化網頁内容或撰寫新文章的時候,你需要思考這個頁面能爲你帶來什麽。
你是想要更多的流量,更多的軟體下載量,還是想要增加你的電子報郵件名單?
比如,如果你想要更多的流量和更多的潛在客戶,則選擇一些搜尋量大的資訊類關鍵字;
如果你要更多的軟體下載量,則選擇相關的調查類和交易類關鍵字來優化内容,並在登陸頁和文章頁面中增加行動號召按鈕
2. 改進内容
對於谷歌搜尋引擎來說,滿足使用者的搜尋意圖是第一目標。
由此可以得出,能在搜尋結果頁面(SERP)中能在第1頁獲得的結果都通過了Google的使用者意圖測試,否則使用者根本翻不到你的網站。
如果你要讓你的關鍵字獲得排名,可以多多參考搜尋結果第1頁的網站,關注其内容格式、類型以及内容的價值。

内容類型:排名靠前的搜尋結果是什麽類型的内容?如部落格文章、產品頁面、類別頁面還是其他?
内容格式:搜尋結果中排名靠前的内容是以什麽樣的格式表達?如列點清單、操作教學、開箱測評還是其他?
内容的價值:排名靠前的搜尋結果有什麽獨特的賣點和價值?比如部落格文章涵蓋的内容全面嗎?獨有的嗎?
之後在新内容撰寫或舊内容更新的時候就可以參考Google 中的前 10 個結果,看看排名頁面的格式、類型以及角度了。
3. Google 「相關問題」
搜尋結果中的「相關問題」是使用者圍繞這個主題提出的問題。
這是使用者搜尋意圖的明確表達,在做關鍵字研究中千萬不能忽視。
當你在做内容規劃的時候,可以考慮將這些要點涵蓋進去。
比如如果你要寫一篇關於 CTR 點閱率相關的部落格文章,那麽你可以考慮將 CTR 的定義、計算方式、以及常見社媒平台(包括Facebook)的CTR情況列在文章大綱中。

結尾
以上你應該對搜尋意圖有了大概的了解,如果你想在實際的優化工作中快速研究使用者的搜尋意圖,這邊推薦你試試用 SEMrush Keyword Magic 關鍵字工具

這款軟體能夠直接將搜尋意圖類型顯示出來,或者透過過濾器並選擇想要的意圖類型,不用猜測或弄錯使用者意圖,節省時間。

點擊進入某個關鍵字概述中,透過向下捲動至「SERP 分析」,可以很方便快捷地了解該關鍵字的頁面排名然後參考這些結果的内容格式和類型,不需要自己到 Google進行搜尋。
